**本次聊天對象: 30~35歲,女性,已婚,台灣,零售業高階主管
你的人生,有什麼期待嗎?
我最近問了許多不同人生階段的人這個問題之後
30歲以後,曾在職場努力的我們,不意外的擁有主管頭銜及管理責任,
也意味著逐漸遠離第一線操作工作,
面對職涯中新的課題---
跳脫被操作事務追著跑的每一天,轉為更需要精神力且類似持久戰的人力管理、策略管理、整合管理、跨部門關係管理、向上管理...等
還有遠離第一線後即遠離市場及專業能力的心魔,
這些課題看似繁重,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不是如何成為一位好主管,
反而,這些繁重的課題,事實是,在一個穩定的組織中由不得你大肆揮灑個人色彩,
也就是有既定的套路可循,而這些套路卻讓你覺得自己"失去不可取代性"
這反而是我認為職涯走到30歲過後最大的挑戰。
責任制的個人時間分配,讓部分高階主管們可以自由安排工作進度,但人生進度呢?
在上班時間中因為專案整合未完全而多出來的"暫停時間"
在休假時間中因為可較自由控制工作進度而多出來的"真正休假"
在伴侶關係中因為工作步調不一而多出來的"相處空白"
這些只屬於個人的"孤單時間"如何安排,才能讓人生不只有工作?
這是我認為與退休生活一樣必須面對的人生重要階段。
根據此次聊天對象+我自己的安排內容提供給大家一起探討,或許老派,但真正實踐,我認為就是從職場找回人生的第一步
1、腳踏市場類 : 我打從心裡喜歡我的工作領域,也樂意與非領域朋友一起話題,所以我熱愛市調,
規定自己每週至少走出辦公室一天到達市調標的現場,親臨感受而不只是看網路資訊
(當然這受限於工作自由度,不過也可以改成每週至少一天下班進行市調)
這是讓自己克服"遠離專業技能"心魔的好方法,我走入市場、我思考、我感覺自己的專業技能跟敏銳度沒有離開。
這也是我與親人朋友維繫關係的重要話題之一,畢竟對學習有熱情的人比較惹人欣賞。
2、身體健康類 : 很老派,但請趁機養成一些對身體好的習慣,例如流汗、進行飲食控管...等,或是設定變美目標。
因為身體健康及美麗沒有極限(我不是說整型),但自己會有感覺,
所以在轉為管理職的大家職涯已經到達小天花板,對於人生目標不再是"加薪、升遷"時,你的心靈很空虛,人生必須要有期待,
那就來進行一場"有成果卻沒有盡頭"的健康及美麗計畫,讓自己保有人生期待。
3、休閒娛樂類 : 因為人生最空虛的第二階段還有退休,勉強度過30歲空虛期,也算幸運的話還有65歲退休期等你,
一個人無論家庭多龐大、伴侶多親密、朋友多精彩,最靠譜的還是"能夠獨處",
所以我們忽然明白"興趣"有多重要,閱讀、烘焙、烹飪、唱歌、畫畫、插花、園藝、電影、劇本、爬山、咖啡、品酒,越跟專業領域差距越大的興趣越好,
最好是不要只有追劇,而是能產生成就感、有作品的興趣,不過是真的要自己喜歡,不要再逼自己有什麼上得了檯面的興趣了,
興趣就是單純喜歡、沒人看也要做的事。就像我寫詩和寫這篇文章一樣(淚)
總之,把自我價值放在自己身上,而不是戀愛、工作、家人、朋友這些外在形象,才是靈魂能最穩定的方法。我是這樣認為拉。